《驚爆焦點》是改編自波士頓環球報的焦點小組在追查神父性侵兒童卻被包庇保護的真實事件,但即使已經知道真相了,再看這部電影還是覺得很有震撼力。

由這類新聞團隊當主角對電影有加分作用,他們可以為追求事實而投入一切,是真心想要讓一切水落石出,不是為了賺錢而來做好份內工作就好,可以為了一篇報導花上數個月甚至數年,且也有主管的支持,團隊的默契夠好。小組的頭,米高基頓,對上要面對主管對下要領導隊員,他自己也會下海做很多事,不是氣勢凌人,卻仍充滿經驗感以及信服力。旗下成員也各有特色,拼命在追線索,連情緒也投入其中,馬克魯法洛、瑞秋麥亞當絲等等的選角都很棒。由這個團隊去查案子並不會輸給警方辦案的精采度,雖然他們沒有警方的職權,但有自己的人脈關係跟管道,又是另一種的偵查形式。

更特別的是他們要查的案子,是教會神父性侵卻被教會保護的案子,這會牽扯到的並不只是有多少神父在做這樣子的事情,而是整個體制的狀況。這些在片中都會說明,波士頓這樣的地方,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教徒,教會在地方上貢獻良多,沒有人(包括警察)會想要與神職人員作對,這樣好像就是和神作對一樣,而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是信徒的情況下,誰會想要扮演這樣子的黑臉?

非受害人有這樣的心態,甚至連受害人的家屬都有這樣子的心態,所以教會很容易讓知情的人封口,協助調庭的律師也不想多談,因為怕自己的事業名聲會因為與教會作對而被毀掉…這麼長久,這麼深根的體制在這裡…當它背後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時,有誰敢說話?就算有證據,一個人說了,有用嗎?連組成自救團體或是有律師幫忙打官司,都還是沒有辦法讓別人聽見了,出面還會造成自己被盯上,下半輩子更難過,那麼誰會要站出來?

《驚爆焦點》就是在這樣子的背景下,焦點小組不斷接觸這些相關人士,慢慢了解他們的狀況,收集越來越多的資訊,也漸漸得到一些人的信任,最後能夠與教會抗衡的過程。

《驚爆焦點》並不是在批評說天主教不好,問題不在宗教本身,但宗教組織是由人所組成的,而人並不完美,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會有問題。更可怕的是,若有人因為有宗教的身份和地位而用這些名和權來做不該做的事情時,那影響力是很大的,有受害者甚至提到,他們不敢出聲,因為和神父作對好像就是和神作對一樣…有人想談,但他們的家人不讓他們談,有很多的受害者是沒有父親的孩子,缺乏自信的孩子,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需要和教會保持友好,更不可能做出反對教會的事情。種種的原因,加上許多認為一己之力太小所以姑息的普遍現象,允許性侵不斷發生,卻不曾被攤開來檢視過。

《驚爆焦點》帶著觀眾和記者們一點一點挖出真相,導演把追查的過程安排得很緊湊,張力很夠,也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他們在抽絲剝繭過程中心情的起伏。每多知道一點,心也就跟著更寒一點,當知道這些事竟然一直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發生著時,那感受真的是,非常複雜沉重。

記者團隊成員幾乎都是在天主教家庭中長大的,家中也有常常去教堂的教徒,因此觀眾們即使是教徒也都可以看看這部電影,如前面說的,它並不是在攻擊宗教,而是在檢視由人所建立的體制是否也會因為人而有瑕疵,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認為一個團體勢力夠大就一定是對的,我們可以保持虔誠的心去相信自己的信仰,但這並不表示要盲目相信體制及體制中的人都會完美,它們是分開的兩件事。

《驚爆焦點》說故事的方式以及它所帶來的思考,都很出色,並不會讓人覺得這部電影很偏激或是有針對性,而是一種追根究底並尋求公道的精神,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資源和意願做這樣子的先鋒(如果你站出來對抗,很可能會讓你的下半輩子很難過,但當作沒看到,一切安好,你會如何選擇?且如果你有家人要照顧呢?),很多人心中知道對錯是非的,但他們寧可觀望等別人去做,直到有這麼一個團隊跳出來投入一切,旁觀者才開始願意讓良心浮出來。

電影沒有刻意設計什麼哭點,但有好幾個地方都能讓人不知不覺鼻酸,帶著心痛,也帶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