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是這個系列的第三集了,它的形式變成比較像是以國定殺戮日為背的的商業動作片了(類似《全面攻佔》,一個很厲害的保鑣保護大人物,到處被追殺型的)。就這種片型來說,這部片算是不錯的。

其實最初《國定殺戮日》推出時,是它的設計想法讓它很有特色的,國家定一個時段讓人們可以殺人,掛著一些很美好的名義,且還用數據說可以降低犯罪率,但背後免不了就的涉及政治陰謀。

基本設定已經在了,所以在《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中比較難在設定上再創新,不過這次刻意把總統大選搬上來,讓這個設定和政治再做進一步的結合。除了很偏激的政治,又結合了一些宗教的色彩,把自己的行為給神聖化等等…對這些議題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有更多思考討論空間。

不過因為《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升級到大選,讓這次參與殺戮的角色也都跟著升級,知名度升級(參選議員),能力升級(議員的超級護衛),反派升級(傭兵大軍出現了),主要人物不再是「凡人」,和這系列之前看起來的感覺就不太一樣了。

所以這一集就比較不像前面的殺戮日電影能看到小人物的狀況與心理層面的緊張,還能對人心的善惡有很多思考的話。如果剛好是喜歡看動作片,且喜歡看那種一個英雄主角在不斷逃亡的過程中保護女主角的那種動作片(主角中槍可以自己挖子彈出來,和頭目要近身格鬥對決的那種動作片),那下一步就是確認一下男主角法蘭克葛里洛合不合口味,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那看《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應該還是蠻過癮。

為什麼喜歡主角很重要?因為就商業動作片類型來說,《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還是沒辦法和一些神級孤獨特務的系列電影抗衡,也贏不了專門在救總統的地表最強特勤,所以若沒很喜歡主角,又看過很多夠強的動作片的話,《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也比較難有什麼突出的地方。

它不一樣之處,就是把這個政治暗殺陰謀放在國定殺戮日這一天吧,但這一集並沒有把這個特色發揮得非常盡致,畢竟在許多其他動作片中,壞人好人都能殺人好像不用負責一樣的,他們還天天都是殺戮日呢。至於政治黨派的極端做法,其實也就像一般動作片反派一樣,有著不一樣的信仰,而《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中的信仰就是世界上有些比較劣等的人該被殺,且劣等是由他們來訂標準的。

以上說的是主線,《國定殺戮日:大選之年》還是有一些支線劇情,一間雜貨店老闆和他幾個朋友的故事,這些人理論上是市井小民,但他們的背景也讓他們沒有那麼平民,還是可以跟著主角一起打,所以也不易從他們的故事中去體會一些凡人的感受。

在這集當中,由於其他元素不夠搶眼,最後呈現出來的還是動作片的樣子(細節有一點B級,但整體的場面還是算厲害的)。是可惜了一點,有很多的好題材沒有發揮出來,還是打殺為主;配角的設定,也像是為了支持主線而存在,幫與不幫之間的決定很商業化;殺戮日的本身,可以從呈現人性醜惡的一面,來讓觀眾看到人性的美好,但這個也沒有被強調到。

系列到了這一集,轉向商業片動作片的形式,以看爽為主,不過,對味就確實可以看得挺爽的。

最後一提,有沒有看過前面幾集,沒有非常重要,但最好是有看過,畢竟第一集是殺戮日的開端,第二集有同樣的主角的故事。不過因為三的故事是獨立的,且殺戮日的設定不難懂,所以硬是要直接看三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