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下架
觸不到的戀人
緣份決定了會不會擦身而過
片中的這間房子十分搶眼,也可以算的上是主角之一,孤立在海邊,有著獨有的寧靜與美麗,卻也帶著一種深藏的淡淡憂傷。這間房子有它自己的故事,這在電影中會提到,文中就不破梗了。
因為這部片很大的賣點之一就是劇情的發展,除了上述的房子的故事之外,這裡也不會談到關鍵劇情,只聊可以說的大方向,那些關鍵劇情都是讓《觸不到的戀人》充滿張力的原因,觀眾能在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看這部片子,才能得到最好的體驗。
大方向就是,男女主角發現可以跨時間通信之後,他們一開始只是簡單的說一些生活上的心情,或許,筆友有著一種單純,因為見不到,所以沒有面對面的相處問題,可以說任何想說的話。
他們發展出的感覺,其實很生活化,各自有自己人生中要面對的問題跟傷痕,女方是要處理跟男友的關係,男方則是...要留給大家自己看,不便說出來。有時,面對無解或是無奈,需要的不是有一個人在旁邊陪罵或是出一堆主意,而是一個願意聽,然後用些同理心跟小點子來讓對方開心起來的人。
或許正因為他們特殊的互動模式中,少了現實相處會遇到的摩擦,加上看不見不了解的部份我們都會加上自己比較美好的幻想,這個愛情故事是理想了些。可是它的理想沒有刻意到讓人不舒服,而是反映出了許多人內心的嚮往吧。
當他們試著想開始想進一步時,就是《觸不到的戀人》跟一般筆友故事不一樣的地方了。男方的時間比較早,女方比較晚,所以他們接下來做的事,是男方的未來,卻也是女方的過去,這是一種奇妙的狀況,而且,在他們中間那段時間的任何一個時點,其實都是男方認識女方,但女方還沒認識男方,就算碰到面也無法解釋。
幾次只有單向認識的擦身而過,也傳達出了緣分的概念,每天在車站,在街上,我們跟多少人接觸,怎知道說不定剛剛在捷運坐在旁邊的陌生人會不會是個跟自己很合、可以成為朋友甚至更多的人?但我們不可能去認識每一個人,就連已認識的人都不見得有機會做表面互動以外的深入了解,世界上這麼多人,我們能跟遇到現在的朋友/男女友,真的回想起來都覺得神奇。
《觸不到的戀人》後來的發展是比較戲劇化,但還是非常有催淚效果,畢竟,這種交心與心理陪伴的感覺十分溫暖,也很能夠深入觀眾的心。或多或少我們心中也都希望有緣份能夠遇到這樣子的一個人吧?心中還有著這樣幢景的朋友,《觸不到的戀人》是個很棒也很有創意的選擇。
P.S. 這部片子後來還被美國好萊塢翻拍成《跳躍時空的情書》,基努李維、珊卓布拉克主演,但還是不如原版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