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尊嚴、朋友…價值如何衡量…
這部片子的劇情發展是賣點之一,所以看文章的時候請小心地雷,在這裡不會談到重要的梗,請放心閱讀。
首先,《預告犯》用到了我們現在很流行的網路直播文化,暱名的特性讓網友敢在網路上大放獗詞。網路文化很常見的是非常囂張的人大言不殘地用網路來寫一些自己認為很好玩的言論,而他的朋友都會吹捧讓他更覺得他是對的;另一種狀況則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之後網友就通通變身評論家,每個人都說得出一番道理,且都覺得與自己不同的立場就是錯的,嚴重還會有口水戰甚至批判。常常在逛網路討論區或是甚至有上臉書之類的社群網站的話,可能多少都會注意到這些新時代社會現象。
網路讓我們有了展現自己的空間,每個人都有機會被非常多人看到了,會在網路上只釋放某些資訊來「塑造」自己的形象其實是蠻正常的伴隨副作用。網路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煽動大家一窩風炒作的地方,人很容易從接收到的片面資訊就下判斷,也很容易覺得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
一開始,《預告犯》讓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死刑正義的爽快,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一些人渣做了可惡的事情卻無法受到相應的懲罰時,免不了會有念頭覺得真希望有人給他一點教訓吧,比如這陣子台灣…愛動物的人看到殺貓的新聞,或是愛孩子的人看到隨機就將兒童砍死的新聞,是否都會有這樣的情緒?當然正面負面的聲音都會有,但,民眾有多少資訊可以覺得什麼人該受到什麼懲罰?另外,當法律無法給大家一個公道的結果時私刑是否還是比什麼都不是做好?這類議題牽扯的太廣了,有興趣可以做更多的思考。
不過,電影並不是要辯論這個,用了幾個私刑的例子之後,焦點就轉向這個私刑團體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他們多半是在社會收到欺負跟打壓的弱勢,的確世界上也有許多爛人會欺壓這些人,一般來說我們遇到若無法解決可能就是選擇離開,至少我自己的想法會偏向,世界本來就不可能對一切都公平,我們也無法控制別人的行為,但可以自己在能的範圍之內努力,這樣比起抱怨更積極有意義吧。片中也有人有這樣的觀點,可是也點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我們條件算是相對幸福的人可能無法體會他們的走投無路,如果身在貧窮甚至沒錢念書的家庭,如果說話就是口吃或是有其他外在缺陷,如果先天能力就很差…這樣的生活可能我們真的無法體會,或許,我們也沒有資格批評別人的做法…
當網友非常片面的在看到直播時發表各種留言時,《預告犯》則是讓我們看到這些犯人在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況下形成的友誼。也許這樣的關係並不是我們定義的朋友,我們也無法想像會為這樣的人付出那麼多信任,只是,同樣道理我們是否也無法理解這樣的關係說不定就是他們唯一能夠擁有的友誼了?
《預告犯》並不是要我們去認同這些人的方式,而是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很多我們以為自己懂的狀況,很多我們高高在上批評的狀況,其實背後都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了。看《預告犯》到最後,我竟然為了這我無法認同的友誼一直掉眼淚,他們的確跟我在想法跟際遇上很不一樣,可是那份心那份情還是有感動我的力量。
所以,雖然《預告犯》帶出了許多我們生活中也能看到的議題,但我建議可以不要太快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下定論,試著開放一點,觀察,理解,看看不一樣的人背後不一樣的心情,真的會覺得收穫很多的。